第三期 2003年6月
  【人物專訪】    
 
目 錄
 
理論探討
 
經驗交流
 
人物專訪
 
成教隨筆
 
公民教育
 
健康教育
 
成教活動
 
好書分享
 
讀者來論
 

“爛”做有人請 ------ 梁奀

在逆境中不斷充實自己  

文:雪兒
本刊編委
     
澳門回歸晚宴工作上,與香港大廚合影。

     梁奀,職業廚師,現任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澳門飲食業工會主席、澳門中廚協會理事長,並擔任工聯總會屬下飲食服務廚藝培訓中心主任。由1961年開始,至2001年退休,整整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他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今天,這位身穿唐裝的梁先生,神采奕奕地坐在總會會議室裡,和我們一起聊著,言語間,談笑風生。怎麼看,眼前這位大名鼎鼎的廚師,也不像一位五十開外的先生。當他說到高興時候,前仰後合,談到傷感的時候,卻有一番安時處順之氣象。正所謂: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問:請說說您的廚師生涯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梁:當時家境清貧,在勞校小學畢業後,只有 14歲的我就要踏入社會謀生了。沒想過要做甚麼,也不知道做什麼好。先找了份工作,在沙梨頭一家鑄造廠當模工學徒。做了不久,其中一位師傅說這行沒前途,我就放棄不做了。由長輩介紹,到門庭若市的“華記飯店”送外賣。那兒的白切雞、叉燒、沙底翅、大紅寶石等都很吸引人,很多香港影伶藝人都是常客。那時,自己還是小孩子,根本沒想過要一輩子做這一行啊。

     之後經朋友介紹去了新橋“南記飯店”,也是送外賣。“南記”除了一般飯店形式之外,還有包辦筵席,這裡跟“華記”的送外賣有點區別,華記送的只是一碗碗或一碟碟飯,而“南記飯店”送的就是一席。

問:這段時期裡,您覺得最難忘的是甚麼?

梁:最苦的是當年送外賣,那時年紀小,絕對是體力活兒。一席最少有六個大菜,有的八、九個大菜,全放在一個大木盤裡,用頭頂著送過去,不論遠近,最遠由新橋渡船街送到下環媽閣。你看,你摸摸,我的頭頂也被壓平了。

     (我小心翼翼地摸了一下。啊!真的呢!扁平扁平的!…這永不磨滅的印記,烙下送外賣的艱辛歷程。)

接受中國飯店協會頒發烹飪大師證書。與香港林勝倫大師、澳門譚燕棠大師合影。

     另外,有一件事相信沒幾人經歷過的。當時新橋“南記飯店”有一口井,兩家人共用。一天,井水泛黑,老闆叫我和另一位同事用桶,一桶一桶來弄乾它,再等地面滲出乾淨的水。(這些井水是用來洗碗碟用的)我的天!井裡那麼多水,要全弄乾它,要費多少的氣力及時間,好不容易才把水弄乾,算是達到老闆的要求。第三件讓我難忘的事,就是當年在華記送外賣,有一天晚上要送一碗飯到司打口金城戲院機房,當時正在放電影,最喜歡看電影的我,哪肯錯過這個不用買票又可看電影的機會,結果一站,站到散場才回去,回到飯店少不免給老闆及師傅們臭罵了一頓。

問:這麼苦的一份工作,您是怎樣堅持下去的呢?

梁:在“南記飯店”的時候,除了送外賣,有時還要進廚房幫忙。這令我逐漸對廚藝產生了興趣,不知不覺,一做就做了一年多。之後一位師傅說,整天呆在新橋沒用,要走出去,到其它地方學學才行,好比魚要過塘才肥。結果,在那位師傅介紹下,去了老字號“李康記飯店”,既要當送外賣,也要到廚房幫手,做了不久,就被一位師傅選中,說“細路不用送外賣了,到廚房來工作吧”。從那時開始,正式進入廚房當廚房小工。(即廚什)

問:一直以來,您有沒有想過放棄呢?

梁:當然想過,做飲食太忙了,太累了,一天做十幾個鐘,生意好的時候,有時做到下午4點鐘才吃午飯,吃飯都不是坐著的,而是一邊吃一邊工作,這樣就覺得太辛苦了,還有最難受的是過年過節,看到人家有假放,一家人歡歡喜喜,穿件新衣服去這兒,去那兒,是多麼的羡慕!多麼的想像人家孩子一樣能和家人共聚天倫,就些只是我的一個奢望。曾經試過辭了份工不幹,托朋友幫忙,找別的工作,結果在家等了兩個月,也沒有消息。這時師傅又叫我回去做,自己想想,也就回去繼續工作了。

問:這就進入了您廚藝的另一階段了吧?

在葡國世界博覽會上,代表澳門推廣菜式。

梁:是啊。這些年來,跟過不少師傅,學習不同流派的廚藝。當朋友介紹要去“海上皇宮酒家”做時,自己都很擔心,怕應付不來。跟隨來自香港的大師傅黎派,開始接觸新的烹飪流派。這時,在廚藝方面有了對比,澳門與香港的烹飪手法的不同,從中吸收了不少經驗,例如在「上什」工作中,學會了怎樣把魚翅、鮑魚、海參等發好,還有扣燉等,這就打下了良好基礎。後來,我去了“金冠酒樓”任「三鑊」工作。

     (七十年代,金冠酒樓的開業,開創了本澳飲食業的新紀元。當年金冠酒樓的興旺,亦足以在本澳飲食史上寫上一頁,由飲食界前輩章明先生主理,廚房由省港澳名廚周春及林鵬兩位師傅主理。)

問:您在哪兒工作得最長呢?

梁: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間酒家外,我還在 “翠園酒家”工作過,慢慢由「二鑊」升到廚房主管,負責做管理階層的工作,一做就是六年。工作最長的應該是在“文華東方酒店”。以前它叫“怡東酒店”,又曾改名為 “東方酒店”,當時酒店初建之時,自己在發白日夢,心想不知有沒有機會到這家大酒店工作,後來能進怡東酒店工作,真是美夢成真,中菜總廚的工作直到2001年退休。

     (一九八四年,怡東酒店開設,萬歲廳以凌駕於本澳所有食府的高雅之氣派,在全澳搜羅名廚,梁奀被挖角進入五星級酒店中餐部出任中菜行政總廚一職。)

問:退休後,您還繼續從事這一行嗎?

梁:退休後,經林鎮國師傅介紹,去了北京順峰餐飲集團任行政總廚,工作了四個月,主要負責一些管理和指導的工作,在北京雖然工作時間短,但給了我一個好好學習普通話的機會,由於工聯總會要辦一所飲食服務廚藝培訓中心,特別邀請我回來主理。

梁師傅在廚藝培訓課上,教學示範。

問:您如何看今後澳門的飲食業發展?

梁:「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澳門飲食業前景很好,有一定市場的。澳門在大力推動旅遊服務業,然而飲食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成功在於衷誠合作,包括政府的行政主導,和業界的配合。當然也希望業界能自我增值,應多學技能,提高廚藝技術。由於現今電子資訊發達,電腦的應用非常廣泛,有時間可以學習電腦、英語及普通話等,也是工作範圍不可缺,對個人來說得益非淺。必竟這一行工作比較辛苦,時間又長,終觀以上,目前環顧業內有些薪酬待遇存在偏底情況,如果能合理調整,配合發展,一定能令澳門飲食業的明天更美好。

問:請您對這一行業的新人提些要求。

梁:我想這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不要怕辛苦,新入行工資雖是少一點,但有很多升職機會。

第二:不要怕人罵,有時師傅在罵你的時候等於是在教你。

第三:要努力,光看是沒有用的。要做過,錯過,在錯中吸收經驗,才能學會學好。

第四:不恥下問,有不懂的要請教各位師傅,與及同業。

第五:多學其他技能,除了學廚藝之外,有時間可學習電腦、英語、普通話等。

     做這一行是很好的,現在當廚師社會地位也大大提高了,受人尊敬,叫起來“廚師”、“廚師長”、“總廚”多好。而且這一行不受年齡局限,只要有經驗、有技術、年紀大一點也不愁沒人請。做這行業以前叫“破綿襖”,為什麼呢?因為綿襖破了,穿起來也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