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 2004年01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學習評量
>> 從幼兒教育談學習評量
   ── 三位學校行政人員座談會
 

  學習評量是當前教育的熱門話題之一。學習評量是反映學生知識、技能和志趣的指標,是幫助學生順利學習和成長的方法。在幼兒教育中,學校的辦學特色、教師的專知專能、學校軟硬件資源、師生比、教學模式、教材教法等是可以直接影響幼兒教育採用學習評量的方式。這一期《教師雜誌》編輯組邀請了三位主管幼兒教育部分的學校行政人員,包括海星中學的黃燕儀副校長,聖瑪沙利羅學校的譚筱娟副校長以及鏡平學校幼稚園吳少蘭主任,一起從各個層面探討,試圖從中反映現時幼兒教育的學習評量狀況。從三位主管人員的談話中,我們發現學校都悄悄地有了改動,以迎合時代的發展......

從辦校特色看教育目標

 編:今天下午很榮幸請到三位學校主管人員來參加今次的座談會。我們希望先從你們的辦校特色談起,從中了解各校的辦校宗旨......
 譚:我校是天主教母佑會屬下的一所天主教學校,是秉承基督精神及會祖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以理智、宗教、仁愛教育學生,發揚家庭精神為辦學宗旨。此外,協創會祖瑪沙利羅修女的仁愛、純潔也是我們的校訓。
 黃:我校是耶穌會屬下的天主教學校,辦校宗旨首先是以教理啟發正確的人生觀,建立仁愛和平的社會;其次是以儒家的有教無類精神,締造平等的教育機會;最後是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群、美五育發展。這些辦校理念可以具體表現為:1) 課程中加入耶穌會來華的歷史內容。2)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以多元智能的理念去發掘學生多方面的才能。3)採用了活動教學法。
 吳:我校是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轄下的一所非牟利學校,在澳門擁有悠久的歷史,辦校宗旨是堅持教育為社會服務,使受教育者熱愛祖國、熱愛澳門,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目標是:第一、確保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第二、確保兒童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第三、啟發兒童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以配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第四、積極發展家校合作。

教師身教重於言教

 編:請問學校依據什麼條件聘用教師?教師在工作分配中或專業上如何不斷改善?
 譚:就現今的教育趨勢而言,我們時刻關注教育及學校的發展;我校的幼兒教育都是朝著多元智能及創思教育去發展。我們要求幼稚園教師教學目標要清晰,教學策略要配合辦學宗旨,還需有耐心、愛心和對小朋友要親切、有動覺力,而接受專業培訓是現今時代的必須條件了。我校是採用活動教學法,所以教師懂得運用此種教學法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專業培訓之外,為配合我校的辦學理念,我們也注重教師的靈育培養,或者可以說是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個人成長等方面的問題。校長在每月的校務會議時都與我們作靈修分享,年中也會請專家舉行教育專題講座或活動,藉此增進教師生活經驗的交流。
 黃:其實我校聘用教師,除了正如譚副校長所說的幼稚園教師所須要具備的特質之外,還很重視教師的品格素養,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對學生的德育培養,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從2002年起,我們開始評估教師的資歷,據統計我校幼稚園教師每人都具備至少兩張專業證書。我們認同教師的專業強項,同時亦考慮如何補足教師的弱項;過去一年,我們給教師組織了講座及參觀活動,注重教師各方面的進修,如人際關係、藝術方面的培養,以配合推展多元智能的教學工作。還有一點,我校教師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大部分是校友,他們學成後回到母校任教,有一股向心力。
 吳:我校在聘請教師時,會要求一專多能、有特長,此外,學校在組織培訓活動方面是不遺餘力的,並設有教師進修基金,補助老師的長、短期進修學費,本校亦辦一些校本培訓課程,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條件,教師們都積極為了自己的專業成長而努力。

使用多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編:三位學校主管人員能否再闡述一下,在硬體設備方面是怎樣去實踐辦學的理念呢?
 吳:隨著時代的轉變,我校2002年用了一整年時間重新思考幼稚園的未來路向,並於去年落實執行主題活動教學,同時配合運用多媒體教學。我校投放了七十多萬元改善教學環境及教學設施。我認為,增添多媒體設備,除可以讓教師節省更多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能外,最重要是能通過聲音、畫面等的配合,刺激幼兒的視覺和聽覺,有效地喚起幼兒的興趣和思維,這是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有利之處,例如:教一個中文字的筆順,以往就是慢慢地一筆筆寫下來,現在利用PowerPoint的演示就很省時及較有動感,幼兒的印象會更深刻。
 譚:無可置疑,多媒體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工具,運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吸引力很大,且對學習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它仍是沒法取代教師與學生靈活的互動。我們在課室設有電視機、錄影機、DVD機外,還有手提電腦、實物展示台等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多功能之多媒體室可讓數班學生觀賞教育電影、幻燈片、視聽教材等。我校雖然生源略為下降,在經費不足的環境下,仍然希望與時並進,提升教學素質。

幼兒學習評量面面觀

 編:學校採用哪些方法帶動學習評量的工作?
 吳:目前有關評量的方法較多,有些還在探索階段。我校在還未能做到很客觀的評量下,還是以成績為主要的評量方法,另外,對幼兒的日常表現也會作出評估。但根據現行《澳門教育制度》法律“在幼兒教育對進升方面,無須進行知識的評核”這一條的精神,我校不會讓成績差的學生留級,因為這將令學生在人生漫長學習的第一個階段產生挫敗感,此外,我們還會觀察學生日常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作為評量的考據之一。

 編:有沒有考慮過用智能光譜評量呢?
 吳:暫時沒有這個考慮,因為今年幼稚園剛進行大改革,無論在教材、教法上都進行大改變,我們希望讓老師積累一定的經驗後,才考慮使用。
 黃:我校2002年起實行了兩個新措施:1)減少作業量;2)由原來的四段考減縮為兩段考。我們不斷思考的是,傳統的考試只顯示了量的差異,質的差異又該怎樣顧及呢?為了回應這方面的問題,我校積極鼓勵教師嘗試用檔案評量;其實這是對學生一個持續性的評量,是為了發展多元智能教學而設計的,加入了這種評量方法就可以避免偏重成績的考核,更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省及批判能力,漸漸培養出一種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從縱向及橫向兩方面看,檔案評量可以從中探究學生在成長方面的發展,也可以觀察到學生能力的發展,反映出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需要,從而得出一個診斷性的結果,給教師提供適當輔導的方向。

 編:檔案評量在本澳是一種較新的評量方法,教師怎樣才能接受這個新的嘗試呢?
 黃:其實在施行新的評量方法的初期,我們採用了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對策行事。另一方面就是教師,他們面臨教學工作的新挑戰,定會有戰戰兢兢的感覺,為他們作好心理準備是重要的,所以在試行檔案評量前半年,我們開始搜集資料。我們首先會給教師一個充分的理解,同時學校上至主管人員、下至教師、校役都會朝著共同的願景,共同協作。初期透過會議互相分享搜集到的資料,後來就按照各班的情況逐漸實施。例如每班教師各自訂定目標,每天做教學日誌,把遇到的困難都記錄下來。校役也要參與觀察小朋友的行為作出評量,提出鼓勵或改善的意見。在處理學生繪畫作品時,我們都希望家長在作品上寫評語,以示對學生作品的重視。
 譚:我認為檔案評量是一個很好的評量方式,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十年前我們學校是用分數作評量的,改革初期我們試著改用等級評量,可是家長的回應還是不太理想,為了回應家長一些實際的要求,我們還是在等級的評量上作了分數的說明。但是,我們逐漸地加入了一些學生個人生活表現的評量,如:學習、社交態度,個人衛生等方面。考試亦由四段改為三段,但暫時未有實行兩段考,因為家長未能接受。我們亦會要求家長就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寫評語,真實反映學生的情況。

 編:採用了新的評量方法,激勵學生或令學生改變的成效是否明顯?
 黃:其實卷面成績只是對家長有意義......我們很強調一種意義評量。例如,以前學生完成的畫作派回給學生就算了;但從今個學期起,我們把學生的畫作也收入檔案中,到了學期末,家長可以從中比較,看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也鼓勵家長由此去欣賞子女。

 編:評量時有沒有遇上一些干擾?就是說,一些補習社預先為學生預習未教的內容,以致上課時減低了學習的興趣?
 黃:我想這種情況多見於小學生吧!我校設有放學後的安兒班,每天都會以主題式進行活動,由教師專職負責,針對學生的弱項來改善發展。
 譚:我校幼低班設有課餘興趣學習班,幼中及幼高則設有督課班,一邊做作業,一邊溫習。

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

 黃:我認為在幼兒教育領域裡,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亦很重要。而前線教師的態度也非常重要,盡量不要給家長誤以為教師或學校是與他們對立的。
 吳:幼兒生活習慣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尤為重要,所以我們在新學期都會舉行新生家長會,介紹學校辦學宗旨,育人目標,並重點提出家長需要跟學校配合的地方,而當學校舉辦出外延展學習活動時,都會主動邀請家長參與。每年幼稚園舉行運動會、才藝表現等活動,都會邀請家長出席並舉行親子遊戲,從而促進幼兒與家長、家長與教師的關係。
 譚:教師在每天迎接學生時,都會利用機會去讚賞學生的優點或者是改進了的地方。我常告訴教師,在家長面前應盡量採用激勵語詞來使學生改進缺點。我們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就是豐富了學校的資源;這樣學校辦活動時,家長會主動幫忙。去年十月,我們增設了家長觀課活動,有些家長會給我們提出很詳盡的觀課後感。有時候,家長也會因應他們的職業或專長充當課堂的教師,令課堂生色不少,從而也培養了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

師生比與教學的靈活性

 編:有人以為現時收生率下降,若果把危機轉為機會,說不定可以把教學精緻化,追求更高品質的教育理想,那麼按照你們的學校條件,可否發表一些看法呢?
 譚:我想這問題可從師生比例方面談起,我們現在幼稚園每班有一位正教教師和一位兼任的助教教師來協助教學。由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活動教學已有十多年了,教師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所以我們很希望有兩位教師來組織課堂活動,但由於學生收費不高,故暫未能實現。又近年因收生人數下降,每班只有三十多人,教師有更多空間去改善教學工作,設計更多的教學活動,分組活動時也更具靈活性,並增加了與學生溝通交談的時間。
 吳:今年起,我們增聘了六名助教,以應付幼稚園有十二班的需要;如果效果理想,我們會再向學校申請增至每班一名助教,我始終認為學生愉悅學習對成長有很大的幫助。由於我們每班有四十多人,課堂的活動空間已很不夠,現在利用走廊去拓展更大的空間,所以,如果能夠實行幼兒教育也納入公共學校網絡,相信會有助解決問題。
 黃:我校幼低級的平均師生比是1:7,幼中級是1:11,幼高級是1:15,這樣的師生比已是很理想,我們是由兩位教師負責一班,沒有正教與助教之分。我們積極發揮兩位教師在同班內的協同教學效果。對於幼兒教育的學生來說,我還是認為營造學習氣氛,使學生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才是最重要的。

  後記:座談會中的對話,編者深深地體會到改革必需要有多方面的配合,而成功的關鍵可能就在於循序漸進的改變......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