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 2004年01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學習評量
>> 多元智能培育及記錄研究計劃 文•張國祥

  國家教育部在1998年提出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主張要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和開發兒童的智能,從而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澳門自1999年起,在中、小、幼學習階段實驗多元智能教育,評量和課程二者融為一體,並且逐步由應試教育著重的「評核學習成果」(Assessment of Learning),轉往適性教育所嚮往的「促進學習的評核」(Assessment for Learning)。為了研究如何將教師賦權增能,使他們一方面做好多元智能培育工作,另一方面通過記錄(Documentation)將學生的潛質和成就顯而易見地呈現出來,我在2003年8月,得到澳門教育暨青年局的支持,在兩所中葡小學開展了一項名為多元智能培育及記錄研究計劃 (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urture and Documentation Study, 以下簡稱 MINDS) 的「多元智能培育及記錄研究」。本文首先闡明在後現代終身學習社會,評核被教育工作者視為一種賦予兒童尊重與價值的過程,接著扼要列出MINDS計劃的研究目的。鑑於記錄是「促進學習的評核」的重要方法,所以本文重點總結了記錄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五項特色。又因為「瑞吉歐教育取向」將聆聽童聲作為記錄成敗的關鍵所在,本文特別將這取向所闡發的十二項見解透析,作為MINDS研究計劃的理論基礎。

一、評核被視為一種因材施教和賦予兒童尊重與價值的過程

  廿一世紀是後現代終身適性教育的年代,在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階段,老師如何跟家長攜手合作,陪伴學生一起漫步人生路,支持他們構築各具特色的人生舞台,使他們的才華盡情發揮,並且自覺在悠悠一生中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皆是後現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參閱張國祥,2003c,頁27-38)。因此,新世紀的學校課程,重點設計成為一種能夠啟發潛能和拓展才能的適性教育旅程,而評核則被視為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種賦予兒童尊重與價值的過程。美國哈佛大學迦納教授,與意大利瑞吉歐的兒童教育專家,最近開展了兩項劃時代的教育研究 —「讓學習顯而易見」(Making Learning Visible) 和「讓教學顯而易見」 (Making Teaching Visible),其中重點研究「記錄」該怎樣實踐才能夠成為一種賦予兒童尊重與價值的評核方式,以及探討此方式的內涵與教育功能。
  最近,我在香港和澳門出版了三部關於多元智能教育實踐的專著:《人各有智》、《孺慕樂儀》和《春風化雨》。我邀請了一些專家學者審閱文稿,並為新書撰寫序言。由於各位專家學者的背景不盡相同,他們很自然地便會因應自己的經驗和學養,將書中值得向讀者推薦的地方盡量顯而易見地呈現出來。這些推薦序言,對作者本人來說,實在有著無盡的鼓舞作用,正是因為這些起著畫龍點睛功效的記錄,顯示出作者的心血沒有白費,並從中知覺到書中有哪些觀點受到讚揚和尊重,以及哪些部分具有學術和實踐價值。
  邀請專家撰寫推薦序言的往事,對新世紀適性教育評核的發展,給予我極其寶貴的啟示:雖然上述「讓學習顯而易見」和「讓教學顯而易見」的評核方式,跟撰寫序言的專家學者一樣,其評論可能受到主觀因素影響而出現偏差,但哈佛大學和瑞吉歐教育取向的學者認為只要評核認真專業,並且能夠賦予兒童尊重與價值的話,這種帶有主觀色彩的記錄反而是評核的一大優點。(Making Learning Visible, 頁87)

二、多元智能培育及記錄研究的目的

  總的來說,MINDS研究旨在探討下列四個問題:

  1. 探討如何以學校為本位創建一個支持學童多元智能萌發和實現適性教育理想的教學環境。
  2. 探討教師如何通過學習記錄潛能開發過程來加深對適性教育的瞭解,從而達致教師專業成長。
  3. 探討教師如何通過記錄將學與教過程顯而易見地呈現在學童及家長眼前,發揮潛能開發記錄的溝通橋樑作用。
  4. 探討如何根據多元智能理論開展「集體建構、共同學習」適性教育活動,啟迪多元智能,培養多元才能,特別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記錄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五項特色

  哈佛大學與意大利瑞吉歐的學者,經研究後總結出記錄的特色如下:

  1. 記錄牽涉特定指導教學過程何去何從的問題,焦點往往是在認識論層面上的。
  2. 記錄牽涉集體地將個別的或小組的觀察進行分析、解釋和評鑑,不同看法和觀點促進了記錄的內涵。
  3. 記錄採用了多種語言(利用各式各樣的媒介和符號系統,用不同方式象徵和表達思考過程。)
  4. 記錄將學習顯而易見地呈現在其他人眼前,因而不是私有的。當記錄被用來跟學童、家長或老師分享時,它由私有變為公眾的。
  5. 記錄不單是回溯往事的,也是前瞻的,它塑造未來學習環境及背景的設計。(Making Teaching Visible, 頁13

四、瑞吉歐教育取向對聆聽童聲的十二項見解

  聆聽童聲是瑞吉歐教育的精髓,教育工作者必須抱持下列觀念見解,才能辦好適性教育:

  1. 聆聽關乎我們對事物相互關係形式的敏覺力,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只是整個宇宙和知識體系的一丁點而已。
  2. .我們不僅用耳朵開放地、敏銳地聆聽童聲,更可利用我們所有的感覺器官,包括視覺、觸覺、嗅覺、味覺和方向感覺。在聆聽童聲的同時,我們也是被聆聽的對象。
  3. .我們有需要聆聽兒童與人溝通的百千種語言、符號和準則,從中瞭解兒童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4. .聆聽需要時間,有些時候充滿沉寂、冗長的等待和自我反思。為了聆聽童聲,我們要安排足夠的時間,好好的聆聽自己的心聲,並且對聆聽對象保持好奇心、渴望、懷疑和興趣。
  5. .聆聽是情緒帶動的,它也影響我們的情緒。這些情緒往往強烈、直接和跟聆聽對象的交互作用息息相關。
  6. .聆聽需給予聆聽對象受歡迎的感覺,令到聆聽對象覺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受到應有的尊重,異見者不會受到無理的排斥。
  7. .聆聽涉及積極地解釋聆聽對象訊息,並賦予這些訊息意義和價值。
  8. .聆聽並不能提供答案,但能確切地陳述問題所在。雖然聆聽是由懷疑和不確定性引發,但是絕對不是缺乏安全感。因為聆聽使雙方瞭解所關注的事物的極限,以及這些事物可能被使偽的因由。
  9. 聆聽是艱巨的工作。聆聽者需要高度警覺,延遲作出判斷,持開放的態度,避免偏見影響改變的可能性。
  10. 聆聽使聆聽對象從隱密處走到台前,合法地豐富了從聆聽得來的訊息,須知兒童是不能忍受遭到匿名對待的。
  11. 聆聽是任何學習關係的前提。學習者經由行動與反思,在表達和交往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和習得技能。
  12. 聆聽是在特定脈絡背景中進行的,在此背景中聆聽者學習如何聆聽和將聆聽所得進行敘述,聆聽者具合法地位去將收集得來的訊息用自己的理論進行解釋。從聆聽對象收集得來的千百種語言(動作、情緒、表情、圖象和符號表述),聆聽者重新塑造聆聽對象的觀感,重新認識他們。(Making Learning Visible, 頁81)

(作者為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參考書目
Reggio Children,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and The Municipal of Reggio Emilia (2001) Making Learning Visible: Children as Individual and Group Learners. Reggio Emilia: Reggio Childen.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on behalf of Project Zero (2003) Making Teaching Visible: Documenting Individual and Group Learning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Project Zero,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張國祥 (2003a) 《孺慕樂儀:多元智能開發與評價的實驗研究》。澳門:澳門大學出版社。
張國祥 (2003b) 《人各有智:多元智能自評實驗研究》。澳門:澳門大學出版社。
張國祥 (2003c) 《春風化雨:多元智能教育薈萃》。香港:晶晶教育出版社。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