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 2004年01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創思教學
>> 澳門中小學校資訊科技使用程度研究 文•范進偉

  從上個世紀中葉第一台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誕生至八十年代電子計算機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到如今進入二十一世紀,電腦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可以說不可一日無“腦”。

  在現今這個資訊化的社會中,資訊科技已融入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衝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的知識供給渠道及方式已滿足不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需要,各界人士開始反思教育的角色及學校的功能。資訊社會的教育強調為學習者提供適當的情境和媒介,促使其在自我引導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工具在此顯示出其局限性,教育界人士需要在新的思維模式下重新定位傳統的教與學模式,並尋求相應的教學範式(Teaching Paradigm)─一種可以讓學習者在資訊社會擁有更強競爭力的教與學範式,轉變“以教為主”至“以學為主”(Paradigm Shift in Teaching),這也就為資訊科技與教學的融合提供了一個適當的切入點,並顯示出了資訊科技教育的優勢(Branson,1990;Panel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7,section 5)。

  為加強在全球化的衝擊下的地區競爭力,澳門發展資訊科技教育,提升課程的施教素質勢在必行。有鑒於此,2002年中開始,澳門大學資訊與通訊科技教育研究中心(CICTE)受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委託開始進行澳門中小學校資訊科技使用程度的研究。該項研究主要涉及到澳門中小學資訊科技基礎設施、教師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水平、教師培訓、澳門中小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水平、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況及澳門中小學校在進行學校硬件和網絡配備時的參照標準六個方面。在研究時,考慮到澳門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的地區特殊性及未來發展目標,因此主要參考了和澳門有著類似地位的香港、台灣兩個地區及在資訊科技教育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國家的相關數據來對澳門的相關情況做出綜合分析,並提供相關方面的建議。

  該項研究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其中第一個階段主要涉及到澳門資訊科技基礎設施、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水平和教師培訓三個方面,第二階段主要包括澳門中小學生資訊科技能力水平、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廣與實施及學校資訊科技基礎設施配備參考規格三個方面,全部研究已於2002年6月份完成。通過對資訊科技教育各方面的分析與總結,並參考其他先進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做出一些建議,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 資訊科技基礎設施

  學校所配備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是影響教師和學生資訊科技應用的一個因素,如電腦規格不適當,可影響軟件的效能,這樣就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與資訊科技的融合效果以及學生對相應知識的吸收,並將減低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效。在網絡應用日益普遍的今天,如果網速慢的話,會降低教師或者學生通過網絡尋找資料的效率,也會影響到其知識吸收或更新的速度。因此,在基礎設施方面主要考量了電腦設備、軟件配備、網絡配備、資訊科技管理及電腦軟硬件的更新與維護五個方面,這是衡量一個學校資訊科技化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

圖表1 澳門及部分先進國家或地區學生人機比數據統計圖
圖表2 澳門及部分先進國家或地區教師人機比數據統計圖

  在資訊科技基礎設施配備方面,澳門中小學校學生和教師人機比(如圖表1和圖表2所示)與部分先進國家或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小學方面差距較大,在該方面,可考慮增加投入,適當降低人機比至一適宜水平。另外,也應考慮為學校提供統一的軟體採購清單和為學校配置專門的資訊科技管理人員,並普及寬頻上網及加強校園內聯網的建設,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校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至於硬體的更新週期,其他國家或地區並沒有硬性規定期限,但會為學校提供相關方面的技術支援與保養服務。澳門的資訊科技正處於起步與發展階段,設備的購置時間並不長,因此,可根據澳門資訊科技發展的具體需要和澳門中小學校已有設備的實際情況,來對澳門中小學校的硬件設備有重點的進行更新。

  然而甚麼資訊設施配備對澳門中小學校較為適宜?其具體配置應該是甚麼?此方面如果有一個統一的參考配置標準,則對於學校的資訊科技推行與發展有很大的指導與促進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專門將其列為一個方面,並由澳門大學電腦部(CSB)有關方面專家做出了相關配備規格的參考標準,具體內容可參考本研究報告第二部分,在此就不做詳述。

(2) 澳門中小學教師與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水平

  澳門中小學校教師和學生運用資訊科技方面的技能均比較偏重於電腦的基本操作、辦公室軟件的應用,而對於其他相對要求較高電腦知識的技能如多媒體製作、網頁設計、程式編寫等方面則不太熟悉(如圖表3和圖表4所示,其中從一至五所代表能力程度分別為完全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比較熟悉和非常熟悉)。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均希望有關方面能夠開設一些有關設計/編寫網頁、電腦多媒體圖像設計與多媒體軟件設計等技術與知識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

圖表3 澳門中小學教師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技能所達至程度比較圖
圖表4 小六、中三、中六(文、理) 學生資訊科技使用能力比較圖

  為加強澳門中小學校教師和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水平,可考慮為每一位教師提供個人電子郵件帳號,如果條件允許,也可為一定年級以上的學生提供個人電子郵件帳號,鼓勵學生通過電郵與教師進行學習上的交流。同時鼓勵教師多使用互聯網網路資源輔助教學,鼓勵學生更多的接觸網絡,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擴充自身各方面的知識,並藉此提高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水平。

(3)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廣和實施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指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讓資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得資訊科技的使用成為教室中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並且視資訊科技為一個方法或一種程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尋找問題的解答(王全世,2000)。

  澳門的教師大部分都贊成將資訊科技融入到其教學科目中,而且已經有部分教師開始自己開發輔助教學軟體,但澳門目前還有部分學校在中文、英文、數學三門主科上尚未開展這方面的工作,但與香港相比,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些差距(如圖表5所示) (香港教育統籌局,2001)。

圖表5 港(2001)澳(2002)地區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電腦的情況

  根據所引用的相關地區的數據發現,一些先進及周邊國家或地區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百分比在25%左右,儘管這個比例並不是太高,但這是全部學科的整體比較,其中包含了音樂、體育等不太常應用資訊科技的科目(新加坡教育部,1997﹔香港教育統籌局,1998;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而且,資訊科技教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資訊科技而資訊科技,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輔助教學,所以,該比例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其更好的輔助教學。

  因此,澳門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面並不建議只追求高百分比,而是參考其他一些先進及周邊國家或地區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經驗,並針對澳門自身的情況,給出一個合理的全部學科的整體建議。至於該目標應為多少及何時達到該目標,因澳門的資訊科技教育正處於起步階段,可根據澳門資訊科技發展的實際步伐進行調整與協調。現時澳門的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比例尚達不到10%,要短時間一次性達至其他先進國家或地區的水平有一定難度,香港至今仍未達到其於2002年前有25%的課程時間中使用資訊科技這一既定目標,可見其實施的困難。

  在推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也不可忽視教師在該方面所面臨的一些困難(如圖表6所示),可考慮從某些方面予以協助和解決,如硬件設施方面、資訊科技管理方面等。

圖表6 澳門中小學教師在學校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時遇到障礙的主要原因

(4) 教師培訓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黑板、海報、掛圖、投影機、幻燈片及其他自行製作的教具為教師所經常使用的教具,隨著資訊科技對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衝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工具日益顯示出其局限性,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成為未來教與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簡報來協助課室講解,也可以自行製作一些針對學生需要的教育軟件來讓學生自行學習,又或是透過互聯網找尋一些教學上有用的新知。但資訊科技不同於以往的教學工具,其對教師的自身能力與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充分了解科目課程及其內容,並且需要借助自身的專業知識對其進行判斷及演繹,為學生提供度身訂造的情景和媒介以進行學習,這也就必然要把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能力水平提上日程,而教師資訊科技培訓是促使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江紹祥、潘世榮,2000)。因此,在本研究中將教師培訓作為資訊科技教育的其中一個方向進行探討,主要涉及到現時澳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培訓的情況及該如何透過培訓加強教師這方面的能力。

在教師培訓方面,澳門現今的情況是:

  • 六成多的澳門中小學校都有推行資訊科技培訓工作,七成多的中小學教師已經學習過有關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其中約有佔總體一半的教師是通過其他資訊科技方面知識更新的培訓課程,其主要途徑是通過自學、自修課程、在職培訓或專題討論班的形式,而受訓時間一般集中在一個月至六個月;
  • 澳門中小學校教師自認為在應用資訊科技方面普遍處於一般水平,比較希望可以參加有關資訊科技方面知識更新的培訓,且澳門中小學校校長也普遍認為需要具有較高資訊科技技能的教育人才,尤其是在教學軟件、多媒體製作、程式設計、資料庫及網頁設計方面,希望能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培訓。

  總體看來,澳門已有推行資訊科技教育技能的培訓,澳門的中小學教師也有意願去加強自身的資訊科技能力水平。結合教師資訊科技使用能力和現今澳門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培訓有關方面的情況,為進一步加強澳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的應用水平,可考慮為更多的教師提供專門的資訊科技教學應用培訓,在未來幾年內普及資訊科技教育基礎知識的專門培訓,並根據學校實際需要,加強資訊科技高級技能的專業培訓。可主要針對職前和在職兩個層級上的教師進行培訓,在這裡,把教師的職前教育列為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是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教師任教後再進行學習的壓力及提高未來教師的素質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講,可通過在各層級師範院校中加設資訊科技教育相關課程及通過教師培訓機構或高等院校來為在職教師提供資訊科技教育的專門培訓,亦可嘗試提供網上課程培訓。培訓課程內容的設定可從基本資訊素養、多媒體教學能力、資訊網絡及資訊教育資源開發、學校資訊教育系統規劃管理等方面分層次來進行,針對教師的具體情況和需要開設一些相應的資訊科技專門培訓課程,並主要利用教師的暑假和寒假兩個合法假期為其提供培訓,如需在其任教期間對其進行培訓,可考慮適當降低教師的工作量。同時可考慮制定政策並提供資金與物質方面的支援推動教師資訊科技教育培訓,以保障教師培訓的效果(文匯報,1998)。

  總之,澳門發展資訊科技教育要立足於澳門本身的實際情況,並選取適宜的參照標準,這也是本次研究的一個主旨。總體上來看,澳門的資訊科技教育尚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在此,教師是關鍵,需要藉由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的提高來進一步促進澳門中小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要從學校資訊科技的配備上來給予配合。

  在澳門中小學校推行資訊科技教育時,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避開“為了資訊科技而資訊科技”的誤區,在國外,這也一直是ㄧ個有爭議的話題。資訊科技教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資訊科技而資訊科技,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而資訊科技只是在其中起到一個不可或缺的橋樑作用,輔助學生更快更好的吸收知識。所以,教師究竟應該怎樣利用資訊科技去輔助教學,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還是要憑藉教師的教學經驗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使資訊科技與教學適當有度的融合,避開為了資訊科技而使用資訊科技的誤區。

  最後,本研究主要是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對澳門資訊科技教育現時的發展做了一個總體方向性的概述及建議,希望為促進澳門中小學資訊科技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為更好地及確實地推廣澳門中小學校的資訊科技教育,建議在上述各個方面就澳門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為澳門大學教育學院資訊與通訊科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編者按:根據教育暨青年局於2003年11月對全澳非高等教育學校進行的「視窗平台作業系統使用權需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供學生、教師及行政人員使用的電腦總數為11,815台,較2002年增加了5,119台,增幅達1.7倍。人機比方面,學生與電腦的比例由2002年的16:1降低至10:1;教師及行政人員與電腦的比例則由4:1降低至2:1。

參考資料:
[1] Branson, R.K., (1991).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schooling: Changing the paradig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0 (4), 7-10.
[2] Education Department, HK SAR(2001), Preliminary Study on Reviewing the Progress and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TED)Project(December 2000 - August 2001)「Final Report」.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ITed.ed.gov.hk/Documents/ITEd_Report/FinalReport_v3.0_web.htm
[3] Education Department, Singapore(1997). Masterplan for IT in Education(mp1).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1.moe.edu.sg/ITeducation/masterplan
[4] Panel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esident's Committee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n the use of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K-12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On-line]. Available: http://www.whitehouse.gov/WH/EOP/OSTP/NSTC/PCAST/k-12ed.html
[5]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第80期(2000年12月),頁23-31。
[6]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2002~2004)。[互聯網]。網址: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IT/ITplan.htm
[7] 江紹祥、潘世榮(2000)。資訊科技與學校教育-反思與展望。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8] 明報(2003年6月10日)。僅5%教師常用資訊科技教學。港聞,A17。
[9] 香港教育統籌局(1998)。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互聯網]。網址:http://www.emb.gov.hk/emb/chi/archive/consult/it/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