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號 2002年1月
創刊詞 編者的話 首頁

 

  很多老師都會遇到一個難題:一些明明是天資聰穎的學生,卻偏偏不喜歡讀書。有甚麼辦法能令更多的學生熱愛學習呢?

  按照心理學家斯騰伯格(Robert J. Sternberg)提出的三元智力學說,智力的範圍十分廣泛,傳統以記憶和模仿為主的教學模式只能發展整體學生智力中的一小部分,並沒法全面和公正地把大部分學生的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學生學習形式分三大類
  斯騰伯格認為,學生的學習形式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種是接受型,這類型學生的特徵是喜歡規律和制度,樂於完成老師指派的任務或作業,因此深得老師喜歡,也常常能在考試中拿到很高的分數。第二種是探究型,這類型學生不喜歡死記硬背,喜歡按自己的進度、就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用獨特的學習方式學習。他們往往覺得學校生活沉悶枯燥,也大都是老師眼中的頑皮學生。第三種是體驗型,這類型學生不喜歡理論和概念,只有在把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景時才會得到最大的滿足感。
 
智力受遺傳、家庭、性格影響
   學生的智力發展往往會受遺傳、家庭、性格、社會價值等複雜的因素影響而令其學習模式傾向某一個類型。在學習同一個課題的過程中,接受型的學生擅於在十分接近的情景中重現知識或技能;探究型的學生則想試試剛學到的理論和程序在新的情境中是否也能適用,體驗型學生就很想看看這些知識能不能用來解決一定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記憶課本知識或在假設的情景中推算出既定的答案,探究型和體驗型的學生就會因為缺乏發揮的機會而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多讓學生觀察、推理和交流....

  記憶和模仿只是有意義學習的基礎而不是全部,在現實情景中的自主探索和實踐應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習方式。要讓更多的學生熱愛學習,老師在設置學校課程和安排課外活動的時候,都應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的機會。

  在評價學生時,除了關注學習的成果,更要關注將傳統的紙筆考試與課題活動、撰寫論文、小組活動、自我評價和日常觀察等各種方法結合起來,以便更全面和綜合地把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啟發出來。

  雖然同時讓所有學生在接受、探究和體驗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全民教育的理念下,只有採納多元的教學和評價方式,把在傳統教學中被忽略了的學生的潛能充分地啟發出來,才能使更多的兒童接受優質的教育。

 
(作者現職課程改革工作小組)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