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2004年0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科普教育
>> 讓我們動起來 文•文曉暉

  「行動研究」對大部分老師來說,相信已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工作。只要近年在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畢業的老師或是準老師,都曾撰寫過一份屬於自己的行動研究報告。近聞小學教育引入這種著重親身參與的教學理念,雖然在形式和規格上跟「行動研究」有所不同,但兩者都是以提高學習者觀察力與批判性思維為主的教學方式。然而,能夠在小學階段發展「動手做研究」的教學理念,無疑是一項很有意義和嶄新的嘗試。

  「動」在現今世代的確很重要。老師的職責不但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要發揮他們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隨著教育發展步伐的加快,教學活動不再只是安坐在課室中,進行單向的學習模式。踏入新紀元,要讓學生走出教室,多看、多接觸、多發表。因此,提倡多媒體互動教學,以提高課堂的氣氛與學習的興趣為目標;創意教學—透過小組討論、分組作業,從多角度使學生發現問題,這些都是想讓學生能夠多動腦、多動手、多參與的教學活動。

  今次參與「小學生動手做研究」的工作,由籌備直至完成報告大約用了四個月的時間。由最初挑選研究員、與他們一起開會、引導他們按步完成工作、到最後協助他們組織一份完整的報告,過程中大家都盡了最大的努力,看見學生不單從活動中獲得知識,還感受到他們那份熱情,最後得到的不只是一份數十頁的研究報告,而是他們學到與夥伴的相處之道、一些溝通的技巧,是一個難得的學習經歷。而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能夠從學習中得到真正的成長,無論在待人接物的技巧以及思考的方式都相應提高了。

  研究活動雖然有不錯的成效,但到真正落實推行在各小學的課程,仍有不少考慮的因素。首先這類型的學習活動較適合在小學常識科中開展,這也是因為該學科涵蓋的範圍較大,而且較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利於選材,所以相比在其他學科領域,未必能發揮出相當的效果;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較長的時間來組織和進行,而這更需要適當的人力資源支援。

  最後,無論將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如何,創意教學或是創新的教學模式都是勢在必行,經過這次體驗後,我們總結了經驗,發現更多問題,做好延續「動手做研究」的準備工作。

(作者為新華學校教師)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