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2004年0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經驗共享
>> 教師能力說
文•楊子秋

  教學目標是多樣性的。然而,事實卻告訴我們,隨著社會發展、文化調適及各種教學理論之間的相互消長,人們對教學目標的重視總存在著一種鐘擺現象。例如當教學過份偏向於知識單向傳遞時,教師的視野只關心認知方面的目標,其他範疇的目標形同虛設,傳統教學屬此。到了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亞洲的華人社會,例如內地、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地的學者察覺問題所在,於是就把視野較多地投放在態度目標方面。新世紀到來後,人們在高唱終身學習之餘,目光都轉向能力養成方面。從另一方面來看,當教與學重視能力培養的時候,教師的能力素養備受關注。為此,對於教師的角色轉變──其實指涉及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就成為教與學變革中的焦點所在。本文並非學術探討,試把重點放在今天的教師該具備哪些能力和這些能力應循何種途徑獲得兩個問題上,最後點出筆者特別關注的幾種能力。文中將引用一個表,以筆者個人的淺見來闡述其中內容。

  回應上述第一個問題,鍾啟泉教授引述日本學者小山悅司的研究成果:把教師能力綜合成兩個側面,在技術側面之下包括三種技能,分別為專業技能、智謀技能和交際技能;而人格側面之下則分成個性與動機。每一細項下各自發展出共二十種能力,表述如下1

技術側面 人格側面
專業技能 智謀技能 交際技能 個人(狹義) 動機
A B C D E
1.專業知識技術 4.創造力 9.人際洞察力 12.感受性 18.教育觀、信念
2.跨學科知識技術 5.廣闊的視野 10.人際關係能力 13.決斷力 19.朝氣、熱忱
3.表達能力 6.先見性 11.集體指導力 14.靈活性 20.自我教育力
  7.應用實踐能力   15.自律性  
  8.綜合研究能力   16.協同性  
      17.開朗性  

  上表可從兩種角度來看,雖然我們可以從批判的角度去質疑教師的能力是否只有二十種?從系統的角度觀之,其分類的確非常清晰,也說明一位新時代教師所應具備的能力已不像以往那樣,只局限於學科知識和表達能力方面,而是要具備多樣性的能力。

  結合技術側面和人格側面二個問題一起作分析,可歸結如下:

  1. 從技術側面的專業技能說起,專業知識技術及表達能力均可透過入職前培訓習得,甚至自學也不是不可能。然而,知識迅速增長,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選材方面的技能。因此,透過在職或自我終身學習已是必然和必須的。至於跨學科知識技術,這的確是華人社會入職前教師培養系統中的弱項,當中尤以中學階段為甚。由於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培育,教師大多不願意(可以說不知如何教)教跨學科2 。以澳門為例,教師接受職前培訓多來自兩岸四地,但可惜的是,正在推行課程統整,強調跨學科學習的內地、台灣和香港的師範系統卻未能作出充分配合,因跨學科能力的培養不足2,使教學人員對課程改革缺乏自信,對推行課程統整和跨學科教學感到困惑,從而直接影響到改革的成效。澳門在這方面該汲取經驗,尤其需要透過在職培訓,以期取得亡羊補牢之效。

  2. 再從智謀能力方面去看,可從先天與後天入手。有些人讀書不行,但在創造力、廣闊的視野、先見性、應用實踐和綜合研究能力方面卻表現非凡。也許當中有“天才”成分,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更看重後天培育。這些方面如果用入職前訓練來檢視,筆者以過來人身分,認為只有應用實踐和綜合研究能力較易獲得。先見性靠平時多思考(指的不是思而不學)問題,並透過練習多角度思考來增強這方面的能力。廣闊視野靠多閱讀和多看報章雜誌,如果能配合走萬里路,那就最好不過了。至於創造力的習得,恐怕要結合以上各種元素的學習,加上敢於變換解決問題3的方法才易見成效。教育行政當局在最近幾年推出過不少創思教學的在職培訓課程,但筆者在這裡強調,不是讀了這些課程的人就變得有創造力,一定要敢於嘗試和實踐,融匯貫通,能力才會形成和逐漸增強。

  3. 交際能力與個性密切的相關。個性孤僻或不合群者要成為稱職教師並不容易,因為教學是講求互動的,不願與人交往的人難被學生接受。在賈馥茗所著的《教學哲學》一書中提及Spranger (1822-1963)的人格結構研究成果,似乎社會型(合群)和宗教型(有愛心) 的人最適合當教師4。其實,如果兼具審美型(具美感和創造力)的特質,就更適合為人師表。然而,人生經歷各有不同,除了先天特質外,後天環境不斷在變,此時此刻,自省及自我調適能力對教師又顯得重要。因此,上表所提及的人際洞察力、人際關係能力和集體指導力受到多方面的制約,不是階段性的教育所能為,因為這些都是綜合性的能力,不是讀幾本書或參加過一兩種課程就唾手可得,而必須接受來自多方面的磨練作自我增值。而最重要的是,無論個人的經歷如何,願意並樂於與人交往至為關鍵。在教學過程中,人格感召是影響學生最重要的一環,學問有多少不是最重要,因為他日當有需要時,人們自然會去學習。如果教師能給學生在人生路上予以正面啟發,學生將終身受用,教育價值也最高。因此,在交際能力之下的三種能力該視為教師的重要本錢,不容忽視。

  4. 此外,從人格側面的個人方面去探討,表中視之為個性的構成部分。入職前訓練對自律性、協同性和感受性會起一定的幫助。按Piaget的道德發展研究,人到了青少年階段應該發展出自律性,一個已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更是如此。然而,事實顯示,有些人雖一把年紀,也可能受過高等教育,但自律性一般。這類人如果當上了教師,如何給學生作正面的人格感召?至於協同性和感受性,兩者的確可透過認知和反覆實踐而具備。開朗性很大程度上與靈活性相關,前者又跟上一段所談過的幾種能力有著緊密關係。經驗告訴我們,絕大部分學生都會主動接近性格開朗的教師。多參與一些校內或校外的教學分享會可能對此有幫助;參與教學科研則對增強協同性有直接助益;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定時反思會增強個人的自律性。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上很多突發事情,例如安全問題、健康問題、感情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表面上與教學無直接的關聯,但卻經常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能與質量。正如前面第三點所提到的問題解決能力,這與個人的決斷力有密切關係。自信可因學識和經驗的增廣而有所增加,但決斷力卻是個性、人際關係、經驗等等多因素作用下的產物。

  5. “動機”下面所談及的幾個要項可聯繫專業態度方面。如果教師只視教學為生計的唯一目的,則“敬業樂群”較難實現。學而不思,信念模糊或無視持續專業成長的重要者則較難形成與時並進的教育觀。正如Sergiovanni, T.J.(1992)的觀點,認為教育工作的性質是為社會服務,應視學生和家長為顧客,所給予的都是最佳的東西,一定要關注到其他人 5。因此,在終身學習的前題下,透過有規劃性的持續專業成長將有利提升個人的自我學習能力。舉例說,當教師接受新思維時,對傳統和個人經驗作出反思,就能在經過調適之後形成個人的哲學和更清晰的信念,懂得把所學聯繫到實際,從而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像這樣的教師,其工作熱忱當不用懷疑,保持幹勁並非難事。因此,當教師心感“學而後知不足,教而後知困”之際,應為自己好好地規劃一下個人的專業成長藍圖。

  前面所述,帶出了兩個重要訊息:新時代教師被要求具備的能力特別多,職前培訓無法滿足需求,必須作持續專業成長,始能勝任。此外,個人的主動性非常重要,多種能力的形成與增強俱與此有關。行文至此,筆者認為在眾多的能力當中,有幾項是較重要的,讀者不妨參考一下:在專業能力一欄中,跨學科知識技術是目前教師最需要擁有的,因為這跟課程改革趨勢有關;智謀一欄中的綜合研究能力是目前教師隊伍中的弱項,有待加強;交際技能中的人際洞察力對班級領導相當重要,有助解決很多師生之間的問題;個人(狹義)一欄中的協同性可體現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例如課程與教學)之間或人與事之間的一種和諧或順暢感,不容忽視;動機欄中的自我學習力則人人都應重視,否則傳統與新事物就會失去連貫,無反思則難以更上一層樓。在本文結束之前,筆者再提出一些個人體會供讀者參考:每個人都有其強項和弱項,知己最重要。獨(做自己的事)不如眾(合作做事,與人分享),做(份內的)不如樂做(進取的)。明乎此,將會惠及下一代。

(作者為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處長)

1.詳見鍾啟泉編著(2003),《現代課程論(新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注意:跨學科培養不是指一個學系兼教兩或三個學科知識,而是培養教師或準教師如何編寫跨學科的教學活動;如何組合跨學科的內容;如何去教等等。
3.解決問題能力應加在智謀技能系列中,這也是筆者在前面提過教師的能力不一定只有二十種。
4.賈馥茗(1985),《教育哲學》,台灣:三民書局
5.Sergiovanni, T.J. (1992).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U.S.A.: Jossey-Bass Publishers.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