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2004年05月
編者的話 首頁  

放大

科普教育
>> 提高教學質量的要素
   -學校健康促進計劃
文•陳丹梅

  「學校健康促進」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方向之一。因為健康教育近年有了轉變。傳統的健康教育是單向的宣傳和說明工作,如派發宣傳單張、印講義;如今著重雙向的溝通,著重學習者的參與,更重要的是培養個人的健康生活態度和鼓勵他們選擇健康的生活模式,並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社群生活,使他們將來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對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現在有些學校把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健康質量分開來看,在經費或課程安排困難時,首先減掉的就是健康教育,他們不明白健康教育與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生成績相輔相成,兩者目標是一致的,甚至可提高實際經濟效益和教學質量。1985年美國南卡羅里那州哥倫比亞市的一個城市的小學中進行的研究顯示,健康行為和學習成績有著密切關係。

  1950年,在學校推廣健康的理念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重要工作的一部分。1991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一致認同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並要求各國加強實行推動學校健康教育的活動。世界衛生組織亦認同學校健康促進是「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的一個重要項目。

  根據研究報告得知,兒童和青少年面對的健康危機有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情緒不安、吸煙、濫用藥物、近視。其中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兒童健康的最大威脅,學生喜歡高熱量和高脂肪的小吃,缺乏足夠的蔬菜和水果。另外,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會增加兒童的精神負擔;父母和子女缺乏溝通,增加青少年的壓力。

  1992年,歐洲地區與世界衛生組織成立了一個「歐洲健康促進學校網絡」,讓參與者相互交流經驗。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計劃將這項目推展到東南亞地區和西太平洋地區國家,而澳門衛生局在1998年也開始了這項計劃。

  「學校健康促進」是讓學生及老師在一個健康的環境裡學習、工作、生活,是一個持續的計劃,不應只是依賴部分職員或學校行政人員的一剎那熱情和承諾。

  「學校健康促進」提供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老師、家長以及社區相關人士有機會參加校內外的健康活動,培養他們選擇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模式和拒絕引誘的能力和技巧。

  「學校健康促進」組成部分和實施項目有六方面,它們是學校健康政策、學校衛生環境、學校社會環境、社區關係、個人健康態度和學校健康服務。

1. 學校健康政策
  學校政策的訂定應清晰並且要廣泛公佈,因為它可影響學校在促進健康的行動和資源分配問題。包括:1)學校有關食品的政策;2)學校在所有活動中均全面禁止吸煙,禁止酗酒,禁止使用非法影響精神的藥物;3)學校保證男女在使用學校資源方面完全平等;4)學校在藥品分配方面有正確的程序;5) 學校對急救有相應的政策和規劃;6)學校根據本地情況,制定控制頭虱及寄生蟲的政策;7)學校制定避免損傷的政策;8)學校制定健康篩查的政策;9)學校制定在發生緊急或其他可能危及學生健康情況時關閉學校的政策;10)當發生自然災害或其他事件時,學校有切實可行的安全計劃;11)學校有關於傳染病控制和預防的政策。

2. 學校衛生環境
  學校衛生環境指學校的建築、校園和室內外的活動設備、學校周圍的地方、衛生設施和可用的水。包括:1)學校應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2)學校有足夠的衛生間和水可供使用;3)學校應有環境保護的概念; 4)鼓勵學生保護學校的設施;5)學校竭力改善學習環境,以確保最佳衛生情況。

3. 學校社會環境
  學校的社會環境是指員工之間、學生之間和員工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它受家長和學校關係影響,它亦受資深的學校健康和教育人員的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和價值為學生和員工提供模範。包括:1)學校為學生和教職員的心理健康和需求提供支援;2)創造一個相互關心、信任和友好的良好環境,並鼓勵學生參與及關注;3)學校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與幫助;4)所有的學生在學校都受到平等對待和尊重;5)學校重視家長對學生健康的影響力。

4. 社區關係
  社區關係是學校和學生家庭的聯繫,學校和支持促進健康的地方團體的聯繫。包括:1)鼓勵家庭和社區共同參與學校活動;2)學校積極地與當地社區建立關係。

5. 個人健康技能
  通過正規和非正規的課程,加深學生預防疾病的知識、態度、洞察力和技能,使他們在個人和社區健康問題上變得主動和負責任。包括:1)課程設計內容要顧及學生的健康問題;2)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對教師進行培訓,發揮他們在「學校健康促進」中的作用;4)幫助其他人員掌握有關學校健康促進的技能。

6. 學校健康服務
  地區的醫療部門對兒童和青少年有健康照顧和教育的責任。包括:1)學生和教職員工能得到基本的衛生服務;2)地方衛生部門為學校的健康項目提供幫助,並進行教師培訓。

結語

  澳門健康教育可通過學校教導學生健康的概念,讓其擁有強健體魄、健康的生活模式和和睦的社群生活,以增強身體素質,建立健康城

  巿的美譽。首先,老師和家長瞭解青少年成長過程及特徵資訊,建立青少年健康的正確概念及瞭解學校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學校方面應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良好的通風系統、足夠的光線、足夠的空間、乾淨足夠的衛生設施、安全的環境、功課壓力、書包重量、學習與遊玩時間的平均分配。

  學校方面應檢討和監測學校小食店的環境衛生和食物售賣情況,鼓勵售賣健康食品,鼓勵學生多做運動,如早操、課間操、體育課等,培養學生運動的習慣和興趣。

  學校應有受過訓練的健康教育負責人或駐校護士,共同推廣健康活動和照顧患病的學生,學校亦可與相關的醫療機構(政府或私人皆可)共同為學生提供身體檢
查服務,並為學生保存一份完整及最新的健康紀錄,學校亦應聘請心理學家提供專業服務,並設立一個以輕鬆方法的健康和衛生教育系統,讓學生學習有關知識,學校定期舉行工作坊、辯論比賽、展覽、講座、瀏覽網站,讓學生、老師和家長及相關社團參與,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學生也應在校協助舉行一些調查、活動和為政策提供意見。

  讓我們一齊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推廣學校健康促進計劃,只要有健康,我們就有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衛生局公共衛生專科醫生)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