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2003年6月
編者的話 首頁

藝術教育
>> 教師座談:校園舞蹈  

  四月十五日一個下午,本刊編輯組邀請到三位來自不同學校的校園舞蹈教師:任職於私立學校的顧天青老師及鍾佩貞老師、公立中學的郭蔚青老師,一起暢談對本澳校園舞蹈的發展、看法、發展空間等......

 編:在本澳,舞蹈雖然並未有納入中小學課程中,但作為課餘活動,舞蹈卻佔了一個頗重要的地位;每年校際舞蹈比賽吸引不少的學校參加,水準一年比一年高。為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本澳校園舞蹈的發展,今日我們邀請到三位來自不同學校的舞蹈教師,包括來自本澳私立小學的顧天青老師、私立中學的鍾佩貞老師及公立中學舞蹈興趣班的郭蔚青老師,一起暢談校園舞蹈在本澳的發展及她們個人的一些看法。各位可否介紹一下自己?
 顧:現在,我任職於兩所學校,在小學教授舞蹈班,幼稚園則只兼教幾節唱遊堂。1981年開始在學校教授舞蹈,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了。我任教的小學,早年主要是一些漁民子弟,家庭較貧窮,部分家中連電視也沒有,所以最初教他們跳秧歌舞也很困難。
 郭:我在一所公立中學兼職已經十年,負責舞蹈興趣班,由中一至中六,學生自由報名。
 鍾:我是一名全職的教師,但不是專科舞蹈老師,也曾兼職舞蹈老師八年,負責編舞蹈比賽,現在每當學校有慶典活動,編排節目。

 編:妳們都是舞蹈專科畢業的嗎?
 顧:從1955年起,我先後在上海文藝幹校舞蹈班,安徽省歌劇院、歌舞團及上海歌舞團工作過,一直從事舞蹈專業。
 鍾:我以前跟顧老師學過舞。
 郭:我也跟顧老師學過舞。
 顧:1980年來到澳門,黃愛明先生僱用了我當舞蹈教師;翌年,他又介紹我往當時的教育司(現稱「教青局」)當師資班的導師。郭老師當時年紀還小,參加了學生班,而鍾老師則是師資班的學員。當時有80名學員!那是一個長達三年的舞蹈師資培訓班,由當時的教育司發給證書。

 編:當時的培訓班是不是為配合舞蹈比賽而開辦的呢?
 鍾:應該說培訓課程之後就開始有舞蹈比賽。其實,七十年代我已經參加長虹音樂會舞蹈組,之後就去了雲龍舞蹈團。那時候很有魄力,一星期跳足六天。那時候,我任教的學校星期三下午不用督課,我就和學生排練,連星期六下午及星期日上午都用作排練,回想起來,那時候確實很有衝勁。
 郭:我在當時的學生班學習了五、六年;之後加入了朱元華舞蹈學校,一直跟隨她學舞。直至她移民到了美國,我便進入了澳門演藝學院繼續學舞。那時候的一班人現在都到學校當教師了。

 編:你們認為現時校園舞蹈的水平如何?
 郭:我認為現時本澳的校園舞蹈比起以前已有很大進步,雖然參賽機會遠比鄰埠少,但舞蹈水平絕不比香港遜色。我任教學校的學生,家庭背景較為複雜,我試圖通過舞蹈啟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走向正途。
 鍾: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是很重要的,回想起當年我在青洲某校教授跳舞時,條件很差,地板是水泥做的,學生穿著技訓鞋在上面練習,很快就跳到破爛。但我覺得那時候的學生很積極,連縫製舞衣、造頭飾、釘珠仔等工作,他們都會樂意一起做。而且,他們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因此而變差,反而有所進步,同學、老師間的關係非常融合,直到現在還時常相約一起。

 編:學跳舞真的可以提升學習成績?
 郭:藝術可以培養學生腦袋的靈活性。學習舞蹈之後,我感到學生的腦袋清晰了,對學習其他科目也有幫助。

 編:你們怎樣挑選學生參加舞蹈班?
 顧:我校挑選的學生一般要成績好的,因為成績好的人腦筋比較靈活、聰明,也能得到家長、班主任的支持,舞蹈本身就要求靈活,要懂得聽音樂、表演,所以校長也要求我挑選成績好的、五官端正的學生加入舞蹈隊。我覺得舞蹈隊的學生都較醒目,大都在十名之內,除了舞蹈之外,他們還參加朗誦、書法等活動。

 編:這種做法會否忽略了一些成績不好,但又很有興趣的同學呢?
 顧:我們亦會讓一些自願參加的學生報名。在暑期我們更會特別開設一班,讓有興趣的同學參加,之後亦會淘汰一些學生,好的才會繼續留下。
 郭:我校不是這樣的,作為興趣班,中一至中六的學生都可以自由報名參加的。

 編:你們認為舞蹈是否應列入學科之中呢?
 郭:國內好像有學校把舞蹈列入體育科。
 鍾:其實我覺得是可以考慮的,例如有些學生打球不行,但擅跳舞,那麼跳舞也應該可以作為體育分數;或者也可以將舞蹈列為動態的藝術科吧!

 編:你們認為參加舞蹈比賽或表演,對校園舞蹈有好處嗎?
 顧:按照校長的意思,我們每年都會參加比賽。比賽完畢,我們還會參加很多社區活動,例如:街坊的節日、探訪老人院等,演出很多,所以我們的服裝和鞋都可說是跳到盡、用到盡的!
 鍾:我以前的學校也是一樣,我們稱之為「街頭賣舞」!
 顧:培養學生融入社會,學生也覺得很開心。我覺得澳門有這樣的現象,有些學校忙忙碌碌就是為了一年的比賽,比賽完了,服裝都不會再用,因為再沒有其他的表演。所以能夠讓學生多參加社區活動是好的,可以讓小朋友多接觸社會。

 編:比賽對於你們來說,可會做成很大的壓力?
 鍾:上一間我任教的學校,從第二屆校際舞蹈比賽起已開始參加,每年不停參加比賽,轉了校之後,校長不用我排舞參加比賽,可能是一種壓力的釋放,因而在現在的學校工作了十五年。還記得那時候作為舞蹈導師,每年的成績都要保持水平,不能低於前一年,那種壓力可以令到我失眠。
 顧:我今年比賽前一晚,半夜醒來就難以入睡......有一年拿了甲級,自知是退步了,那時候真的有三個月不開心。我覺得如果舞蹈得到學校重視及關心,教師會教得格外有興趣,特別當參加比賽拿到好成績時,校長開心,但若成績稍不理想,校長能給予安慰、鼓勵,這就令人很滿意了。
郭:有校長安慰已很令人滿足。其實未能保持水平,對於老師來說已是最大的懲罰。

 編:你們對校園舞蹈活動有何建議?
 顧:我覺得應該把一些獲得校際舞蹈比賽優異獎的作品再安排公演一場。現時即場比賽,即場頒獎,完了就算,實在有點浪費。
 鍾:我就覺得舞蹈比賽給負責的老師很大的壓力,比賽完的第二天又要開始籌備下一年的比賽,我認為搞匯演已很足夠了。
 郭:我校舞蹈組除了參加比賽及校運會開幕式等表演外,也會舉行一些與內地的交流活動,與當地學校同台演出等。
 顧:這個做法很值得推薦。
 鍾:我覺得校園舞蹈這個活動在每一間學校都可以開展,作為體能、智力的訓練,我個人並不贊成一些學生放下了學習的進度,帶到外地受訓,回來後其他學科也可以不用考試就通過。這樣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造成負面影響。

 編:有人說本澳校園舞蹈沒有創意,你們又認為如何?
 顧:我覺得近兩年的舞蹈已很有創意,回歸時我曾創作過“歡慶”有獅子、紅綢,那時候拿了一個創作獎。
 郭:其實我們一直都有創作,但那時候沒有評獎,我覺得比賽起了一種推動作用。

 編:不同學校的舞蹈導師可有交流機會?
 郭:不會很多,互相認識的則除外。現在有演藝學院的課程,學員之間可以說是多了一點交流。談到演藝班,是補充我們一些創作的專業訓練,因為以前都是看內地一些作品來改編,談不上創作。
 編:是否男生較少參加舞蹈組?
 郭:對呀,今年自願報名的學生40多個,男孩子只有2個。我認為應該要改變家長的觀念,男孩子都較為害羞,所以,最重要是讓他們踏出第一步,很多男孩子嘗試過之後,都會喜歡上跳舞。其實跳舞不一定是姐手姐腳的,中國舞就要求有硬朗的姿態。
 顧:我從未教過男生。我覺得男孩子的技巧要求更高。以前師資資班80多個教師之中,男老師只有2個,後來也沒有繼續跳了。
 鍾:我覺得男孩子也喜歡跳舞。

 編:本澳舞蹈教學素質應如何提高?
 郭:我認為基本功很重要。現時本澳有中國舞等級考試,至目前為止已有七年,由北京來的導師任教,是一套很正規的課程,學至七級已有中專的水平,有很多老師都去學,然後教學生去參加考試,效果尚算不錯。其實澳門很多都是兼任導師,根基未必一定很好,所以教起來就會比較吃力。

 編:你們認為較理想的校園舞蹈培訓應該是怎樣的?
 鍾:應該以興趣班為主,課餘時,都是自願報名的,由兼職或專職老師培訓,每一級都有一班,平常積累的基本訓練,可以在排練上易於上手。
 郭:我校的校園舞蹈已經是這樣了。
 顧:我們學校舞蹈班是學校的興趣班,學生是從幼稚園挑選出來的,從小培養興趣,每星期兩到三節課,一直訓練到小學一、二年級才決定是否可以留在舞蹈組。我覺得基本訓練最重要,假如小學生的水平高,會直接影響中學生的水平。
 鍾:我亦覺得基本訓練很重要,好像拉腿、眼神、手位、身位等,如果有基本訓練,訓練起來較容易。
 郭:可以作為一種興趣的培養,給予正確的基礎訓練,從而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質,讓學生從興趣中提升自我的舞蹈素質。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