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2003年6月
編者的話 首頁

藝術教育
>> 功能•功利•音樂教育 文•周凡夫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說話多少有點誇張了音樂的功能;有人將這句說話改為「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那就更幾乎變為琴行的宣傳標語了。

  事實上,在中國和西方,古往今來都有不少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肯定了音樂的教化功能,強調音樂的教育作用。年來在美國更有大學、科研機構,煞有介事地公佈,經過試驗,證實讓孩子聽莫扎特音樂,特別是某個作品,有助提升智商,孩子會變得更聰明。

  在事事講求功利的今日社會,音樂所具有的這些功能性,便往往將音樂變成為功利性的東西,音樂教育亦淪為追求功利的手段。好些家長要求,甚至是強逼子女去學習樂器(特別是鋼琴),心態脫離不了趕潮流,彰顯身份;突出音樂比賽取得的成果,成為好些學校爭取建立名校聲名的方法;安排樂隊搞搞學校音樂會,便舉起音樂教育的大旗,音樂教育就更成為官員、政客配合政府政策的趕風行為。

  無疑地,在以功利作為價值標準的現代都市,從功能性及功利性的角度去突出音樂教育的價值,強調音樂教育的重要,以此來推動音樂教育,確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經濟條件的家庭,都會安排子女參加兒童合唱團,學學樂器;學校亦會選拔精英學生為參賽組織合唱團、樂隊;能聘到受過專業訓練音樂老師的學校,更會擺脫過往祇是唱唱歌的音樂課模式,為學生提供樂理、視唱、音樂欣賞等技術性訓練;至於以青少年學生為對象的各種各樣音樂比賽,質(技術上的)與量(人數上的)都不斷提高;但這是否就是理想的音樂教育呢?

  個人確信,理想的音樂教育應該是:無論是加入兒童合唱團的,還是學樂器的,是要投考皇家音樂學院的,還是參加各種各樣比賽的,都能夠進入豐盛的音樂世界,遨遊樂海,於各種各樣的音樂中登堂入室,培養出對音樂的熱愛之情,音樂成為生活中不能或缺的重要部份,能夠成為人生道路上的最佳伴侶。

  然而大部份情況都不是這樣,甚至不少音樂比賽獲獎者,亦往往對音樂欠缺熱誠,祇閉塞在狹窄的音樂空間;當然,更多的是,唸完中學、大學,既未能看懂五線譜,欣賞音樂仍停留在祇會問這首音樂講甚麼?

  音樂不僅和文字,語言一樣,都是人類傳達感情的溝通工具,也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而且是在各種藝術中最為抽象,而技術性又是最強的;為此,音樂教育往往成為專注於技術性,分析性訓練的「技能教育」,僵化刻板的機械式技能訓練很易扼殺了音樂的靈性,音樂中至為重要的情感被淹沒,音樂學習(尤其是為考試和參加比賽的學習與訓練)也就變得枯燥乏味,難以培養出對音樂的喜愛,甚而對音樂產生抗拒;為此,有好些人終其一生,未能進入豐盛無比的音樂世界,祇懂得盲目擁抱著感情大多流於表面的流行音樂,徘徊在音樂世界的門檻。

  音樂早已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充滿前景,能為不少人帶來豐足的物質生活的謀生工具,能讓人無比真實和現實地體驗出音樂的功利所在。追求高學費,高收入的聲樂、樂器老師;但願學音樂的子女能更聰明,更出人頭地,望子成龍的父母;強調每年音樂比賽獲得眾多獎項的學校,大家重視的其實都是音樂教育的功利結果,這就難免忽視了音樂教育中最重要的部份,也就是音樂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去親身體驗到音樂和生活,和人生不可或分的關係,能夠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和音樂之美!然而,當教和學追求的祇是功利的目的,便不容易感受得到音樂的樂趣和音樂之美了!

  對音樂欠缺熱誠的學校,對音樂欠缺熱誠的老師,即使有系統性、全面性的音樂課本,先進理想的教材,優質的樂器,亦難以培養出大量熱愛音樂的學生;祇有將音樂的功利心態拋開,音樂的熱誠才會回來,音樂的目的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音樂教育才會出現。

  願以此和眾多對音樂教育抱有理想的人士共勉,齊齊為澳門的音樂教育努力。

(作者為港澳資深藝評人)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