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2003年1月
編者的話 首頁

經 驗 共 享
>> 淺談教師的生涯路線與培訓規劃 文.梁錦輝
 
 

當你進入新加坡教育部的網頁,一句醒目的口號便會進入你的眼簾──“Moulding the future of our nation”。它既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亦反映了社會對教育的殷切期望。而教師作為實現社會教育目標的主要執行者,亦肩負著社會的重大付託。

隨著社會的變遷,教育被賦予的使命也起著變化,而教師的角色亦需要不斷地隨著時代使命的轉變而作出調適。教師如何能恰如其分地履行其角色,取得社會的普遍認同和稱讚,端賴其對自身角色的充分而深入的瞭解,以及經常審視其角色內涵的轉變,適時作出調整。

進入資訊年代,人類經濟生活的維繫從物的依賴轉向對知識創新的依賴,這種轉變對教師工作的創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陳玉琨,2002)。同時,人本主義的重新受到重視,以及建構主義等學術思想亦為教育理念注入了新的元素,導致教師角色產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由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由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設計者;由教學理論的實踐者轉變為行動研究者。此外,教師還擔任學生諮商輔導者、教師雜誌者、能力培養者、與家庭的協作者、社區參與者、同儕協作者等等。如果追尋上述角色產生背後的理念,便會發現幾個顯著的關注點:對學生需要的關注、對社會要求與適應的關注、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關注等。

然而,教師在其職業生涯中對其多重角色的擔當,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正如黎黃翠芳、陳茂釗(2000)指出,隨著教師經驗的增長,社會、社區、家庭將賦予一些額外的角色期望,角色由課堂教學延展到其他專業使命上,例如向學生提供輔導、家長教育的支援、教育政策的評議等。但是,單純地依靠教師經驗的自然累積,並不能保證教師能順利地充任上述角色,教師必須預先對其職業生涯及專業成長作出規劃,繼而按照所選擇生涯路線的需要有步驟地提升專業知能,實現專業上的成長和發展。

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與專業成長的規劃,除可滿足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提供不斷優化教育質量的機制外,對於教師自身而言也意義重大。教師作為自己生命的主人,首先對自己、對外界環境進行深入的瞭解和探索,再為未來作周詳的考慮和計劃,讓自我的潛能被開發,才華得到發揮,感受成就的滿足,擁有豐盛的人生。

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專長、志趣和特質,及對客觀環境的理解來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有關教師生涯路線的劃分,新加坡教育部(2002)分為教學、管理及專家三條晉升軌道;而台灣黃義良(2001)亦把教師的生涯發展分為教學、行政、學術及其他四條路線,分述如下:
一、教學路線:通過進修及對工作的反思、研究,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發展自己的專業,成為所任教學科或領域的知識權威、課程的統整及編纂者或教學法的專家;或成為班級經營的專長教師、師生關係的良好經營者或學生輔導的專家;
二、行政路線:指教師的工作由教學轉向兼任或擔任行政工作,如學校的行政主管、學科教學主管、或轉往其他教育部門或機構任擔行政工作;
三、學術路線:通過進修充實理論知識,進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日後往大專院校任職,或在教育體系中成為專職的研究人員;
四、其他:脫離教師的職業生涯軌道,轉向從事與教育相關或無關的工作。

不管挑選甚麼路線,教師要實現其目標,同樣需要在其職業生涯中有計劃地選擇和把握專業成長的機會,才能讓自己具備足夠的條件,在不同的生涯路線中拾級而上。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很多,參與培訓活動是其中之一。在教師雜誌理念普遍被接受的今天,在職教師參與進修已成了教師的義務,教師有責任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而參與各項培訓,亦應該為更好地實現專業的成長與發展而預先為自己釐訂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的訂定,不能單純地把有關的思考聚焦於個人的興趣和需要上,還須結合學校與社會的因素作綜合考慮。具體來說,需要考慮下列三方面:
一、生涯位置:在進入教職初期,教師最主要的任務都是盡快順利地導入教師角色。在這時期需要進修的課程應與此有關,諸如班級經營、時間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習動機激發、教學的自我評價等。當教師順利地完成適應階段後,便可集中參與有助於教師角色拓展、深化知識及更新理念的相關課程;
二、生涯路線:不同生涯路線的教師在選擇培訓項目時有不同的偏向。例如選擇成為學科的知識權威,教師需要在該課程領域中取得更高的學歷,同時也需要在學科教學法上多加鑽研和進修;而致力於提高班級經營或學生輔導技巧的教師,需要多參與有關師生關係、合作學習、輔導和諮商、家校合作、危機處理等培訓;至於選擇行政路線的教師,參加有關領導技巧、學校管理、人力資源開發、激勵技巧、團隊建立、決策技巧等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三、 環境因素:培訓計劃的訂定還要考慮客觀外在環境,諸如世界教育的新趨勢、外地的教育改革經驗、本地區社會的特點及所在學校的發展方向等。特別是最後者,袛有教師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相配合時,才能水到渠成,取得「雙贏」的效果。

資訊時代的來臨、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以及種種的社會變遷,帶動了全球性的教育變革,也為教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教師必須以其專業的成長與發展作為回應。教師必須善於規劃,以發展的眼光為自己的專業成長與發展進行設計,並有計劃地參與不同的培訓項目,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在職業生涯中穩步向前邁進,並以其開闊的視野、與時並進的觀念、專業的知能,來把社會交予教師的多種角色演得活靈活現,表現出專業的才華,贏得社會的嘉許,不負社會期望,完成時代的使命。

(作者現職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

參考資料
陳玉琨(2002),〈學校發展與教師的專業發展〉,載於《21世紀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教育暨青年局。
黃義良(2001),《談中小學教師生涯規劃之階段、策略與動線分析》,載於台灣台南縣九年一貫教學創新輔導團網站(http://general.tnc.edu.tw/data/05.htm),參閱於18/11/2002。
黎黃翠芳、陳茂釗(2000),《探討在職小學教師持續教育課程的建構理念》,載於香港教師中心教師在職進修與終身教育(華人社會)國際研討會網頁(http://www.hktc.ed.gov.hk/tenth/2.htm),參閱於19/09/2002。
新加坡教育部(2002),“A Rewarding Career”,載於新加坡教育部網頁(http://www1.moe.edu.sg/teach/edupac.htm),參閱於09/09/2002。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