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2003年1月
編者的話 首頁

藝 術 教 育
>> 學校空間革新 文.園丁
 
 


現今辦學條件有所改善,資源亦較充足,為提高教育的素質,學校紛紛尋求改變,出現不同的構思,如自然耕作園等。有些學校則發展多元智能教學,協同教學或創思教學等。而教學形式上的改變,亦影響到學校空間的改變;不同的課程,學校空間和配套設施亦各有不同。

「學校空間革新」是一為期兩天的研討會,這次邀請了來自台灣的湯志民教授、秦秀蘭校長和廖文靜小姐主講。三位學者分別對「學校空間革新的思維」、「教學革新與空間規劃」、「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建構」、「學校建築與社區化」、「台灣學校建築的轉型」、「無障礙學習環境的設計」及「幼兒學習環境設計」進行演說。有關內容現簡錄如下:

學校空間革新的思維

湯志民教授表示,過去並無所謂的教育設施,也沒有教室和桌椅。十九世紀,教室設施甚為簡陋,建築造形如同「蛋合式」或像信封般的遮掩體。二十世紀,經濟的發展、建築技術和材料的改進,世界各國致力在教育的推展,學校在建築造形、學校空間、庭園景觀、景材設備等方面,皆有很大的改變。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Lewin的場地論,認為行為(B)是人(P)與環境(E)互動的結果,人與環境的相互影響,形成個人的生活空間(L),換言之,個人行為隨其生活空間而變化。而行為不是發生在抽象的空間中,而是受特定環境的影響,物質環境能透過直接的物理效應、心理效應或社會效應,影響居於期間的人類行為,「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明證。因此,湯志民教授認為就學校空間而言,校舍建築設施所建構的環境,是學生學習、互動和休憩的生活空間,學校建築規劃對學生行為自有其影響。而湯志民教授又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習:內在的財富》一書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求知、學做事、學相處和學做人,亦即學校教育不僅要重視求知、做事,更強調學習與人相處以及學習做人的「全人教育」,學校自應有全新的生活空間規劃理念。而邁向廿一世紀,教育革新將影響教學空間的規劃的因素:一.班級平均人數的降低;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三.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四.多元智能教育的倡導;五.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

教學革新與空間規劃

教學空間是學校中實施各種教學活動的空間,包括普通教室、專科教室及其他教學資源建築與設備。湯志民教授指出:空間雖然不能決定教學的優劣,但若有適合的教學空間,將有助於教師實現良好的教學;傳統的教室空間規劃對於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學生中心的教學或統整性的教學活動的實施,須改進之處相當多。目前,台灣中小學教學空間的主要問題,包括「教師中心」的教室設計、簡陋狹隘的教室、教學研究空間匱乏、學習資源不充足等。

面對教育改革和教學革新,教學與學習將突破傳統而有新的典範。學校建築規劃「開放化」、「多樣化」和「現代化」的發展趨勢,與教學空間革新的關係將密不可分。具體規劃方面,學校可從規劃彈性的教室空間、建構融合的學習社區、設置充裕的研究空間和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等四方面進行。

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建構

校園,狹義而言,僅指學校庭園或庭院,是學校內校舍與運動場以外的廣大空間;廣義而言,泛指學校校地之內的所有空間與設施,如校舍、運動場及其附屬建築和設施等皆屬之。廖文靜小姐表示,過去,台灣校園環境規劃的問題,大致如下:一.學校規劃設計物重於人,以物役人的「物化」環境,缺乏人性化的教育意味。二.建築設施設置偏重經濟性與標準化,缺乏文化性與時代性的象徵性意義。三.學校建築的造形、色彩過於呆板單調,在美感的呈現上顯有不足。四.校園綠化重於美化,園景設施和佈置有待強化。但近年,台灣地區區域性地逐步改建或新建的學校,在校園藝術與文化環境的建構上,均有令人讚賞的成績。

校園是教育、文化和藝術融合之所,所以,校園文化環境的建構應以「教育」 、「生活」和「美感」為核心來思考,以 「校園──教育」、 「文化──生活」和「藝術──美感」等三個要素來建構。掌握其象徵性、教育性、獨特性、聚焦性、美觀性、歷史性及參與之特性,呈現文化藝術的學校風格。澳門學校是多元化的,有不同原料和素材及其鄉土文化,在文化教育方面,亦可發展其特色。如聖羅撒女子中學的長梯,用作歷年由幼稚園到高中三拍畢業照的景點,也是發揮其教育功能的方法。又如該校的老樹,由建校至今仍保留著,這是很好的素材,它包含著所有曾經走訪過的師生的共同記憶。學校是教「人」的場所,校園具藝術文化色彩的就是具人性化。

學校建築與社區化

社區教育與社區服務已不是新的教育課題,以往學校在社會教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家長、社區對學校給予極高的評價與尊敬,但現今學校在社區民眾心中的地位已改變。面對多元文化和多元社會的世界,學校已無法獨自承擔學生的學習績效,因此,有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理念,出現親師之間或家校合作的良性互動。秦秀蘭校長表示,學校和社區的互動有三個階段:一.學校被視為社區的的文化堡壘;二.學校與社區共生、共榮;三.社區為學校教育的前導力量。

由於學校社區化、社區校園化,以及教師雜誌社會的觀念漸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關心與投入也日漸明顯,進而有社會與學校資源共享的概念,使得學校社區化的內涵,以及學校空間的規劃有了更積極的意義、更廣闊的思考模式。而社區參與式學校建築規劃的層次,可分為:一.由學校主導:學校校長負責規劃;二.由地方政府主導:地方政府和教育單位共同參與合作。透過學校建築的妥善規劃與經營管理,開放校園讓社區民眾使用,增加民眾對學校校務的參與程度,不僅能提供學生良好和足夠的學習空間,在學生放學以後,也能提供學生、家長、社區民眾夜間或假日時使用,或者進行各種休閒活動,或者作為學校義工組織的集會場所。這樣,一定可以增加社區民眾對學校事務的關心與協助程度,有助學校經營及學生學習績效的提升。

台灣學校建築的轉型

台灣的學校,沒有由一百年前一直沿用至現在的校舍,因為台灣的學校大多都與一些舊廟宇有關,或由之改建而來。過去,台灣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大量興建國中校舍,深受日式標準化學校建築的影響。近十年來,台灣的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有相當程度的進展,不但在校舍造形、色彩上有所突破,教學空間逐漸取代行政空間成為學校建築主體;建築設計和庭園景觀也日漸重視教育和文化意涵,尤其在本土教育文化的保存方面表現出色;現代化的資訊科技設備的增置;配合教學革新的開放空間,甚至無圍牆的設計等等。如在台灣苗栗縣仁愛國小,設有「古亭笨」(原為客家祖先為防老鼠偷吃穀物的穀倉)涼亭;又如宜蘭立冬山國小校舍建築採閩南三合院布局,馬背造形設計;又有些學校為校舍牆飾,廊柱上雕刻,留存各族獨特的文化,這都是台灣在本土教育文化方面所作的貢獻。

下一頁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